学术动态№976 卢所北京部 2004/12/6 p.6125-6127
── 兼自评《光速不变假设错在哪里》
如果爱因斯坦忠实于他1905年原始论文的题目,仅限于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问题,那将是一个对或错都不太紧要的有意义的探讨工作。问题在于,动体的电动力学问题在此之前已被洛伦兹、彭加勒等人讨论得差不多了,爱因斯坦在此问题上显然作为不大。爱因斯坦真正的“创举”是将光速不变假设强行引入(或强加于)惯性系,并将动体电动力学中还比较倾向于“自由真空中光波速度”的光速不变概念(c=λν)大胆引伸为惯性系中移动速度(信号测量)意义上的光速不变(即x=ct中的c恒定不变),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在这一过程中是作了一个极大的跨越,这就回答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即动体的电动力学问题与后来称之为狭义相对论的东西是两码事,二者不宜混为一谈。狭义相对论的核心是相对时空观和对牛顿力学的“超越和修正”,与动体电动力学问题相去甚远,美化麦克斯韦方程显然不是爱因斯坦的重头戏和真正目的,当爱因斯坦为他的“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一“伟大发现”而激动不已时,他认为他可以颠覆经典时空概念和修正牛顿了。从此,他置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感觉常识和物理学基础于不顾(特别是时间标准问题和质量的客观性问题),弄出一套相对主义的东西(在人类历史上这恐怕是第一次拿时间概念动刀),把时间、空间和质量这些有客观标准和可比性的概念全部变为相对主义的随动测量变化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物理学作为精确科学其存在基础其实已被爱因斯坦弄得荡然无存),但这样做可以让爱因斯坦找到修正和超越牛顿的理论根据,碰巧的是,牛顿力学正好有一些盲点和问题没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在相对论中又恰如其分地被解决了,尽管许多人初次面对相对论就象吃了苍蝇般不舒服,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相对论的许多预言和结论被证实,爱因斯坦跌跌撞撞地成为站在牛顿肩上的科学巨人!
数学上有负负得正之法则,看来物理学上也有将错就错之高招。光速不变的前提本来就错了,通过一番模糊操作和推导,居然又能得出有物理意义的洛伦兹变换式,真是比莎士比亚的剧本还更有戏剧性。
一百年来对狭义相对论的质疑和挑战可以说从未间断过,它的光速不变假设公然无视速度合成法则,它的时空观荒唐透顶,它的物质质量观完全没有客观标准,这些都是人们难以接受的地方,可相对论时空观修成了诡辩能力极强的自我保护特性,就结论性或现象性的东西与之争论,一般很难驳倒它,并且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数学的泥潭和相对主义的陷阱,而对光速不变假设作直接测量验证显然难度很大,加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被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误认为已证实了光速不变假设,相对主义因此而横行百年!
人说打蛇打七寸,我说照妖照眼睛!扳倒光速不变假设肯定是挑战相对论的关键,根不拔除,折断的枝叶还有生命力再长。而一百年来,真正对光速不变假设构成质疑和致命打击的东西不多,多普勒效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并且无疑是爱因斯坦理论命定的克星,可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它或不知怎么去用它,至少我们中的许多人没有看到光速不变假设与光辐射多普勒频移事实之间的你死我活矛盾。
回顾一下历史是有益的,扳倒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理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伽利略所用的高招是,先姑且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对的,并充分用足、用活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最后时刻推出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落体理论的错误。
日心说替代地心说花了几百年时间,其间可谓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改变一种旧观念不容易,新的东西也不是自然而然到来的,旧的不除,新的东西就缺乏生长的土壤和阳光,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我们这些人今天在这里挑战相对论的意义多么重大!尽管至今尚未见到完美成功的替代理论,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岂能坐以等待?破和立是相互关联的,相对而言,破容易些,立会很难,我们每个人任重而道远!
我的“光速不变假设错在哪里”一文其核心部分是前面的那段八百多字的证明。虽然本人绝不敢把自己与伟大的伽利略相提并论,但与伽利略证伪亚里士多德落体理论相比,这里证伪光速不变假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我们姑且认为光速不变假设正确有效并把光速不变这一点当条件用,关键是充分用足、用活而且要忠实于爱因斯坦的原意去用。在引理和推论部分,由于只涉及光波主体(或光信号)与源或观察者间的相对速度c,甚至根本未出现速度v之类的东西,所以相对主义者即使想拿时空畸变观(或测量效应)之类的东西来辩解也找不到立足之地,光速不变假设显然并未将平面单色辐射源排斥在外(爱因斯坦的铁轨信号灯就有平面单色源的特点),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歧义和检测方便,我们可以选取平面单色源作为讨论和试验验证用光源。
引理和推论工作做好以后,证伪光速不变假设就如同探囊取物或关笼打老鼠般自然和顺理成章。光速不变假设是一个又强又硬的条件,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呢?用的结果是得出了与铁的事实相违背的结论,光速不变假设被多普勒频移事实所否定和证伪。
有人会争辩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光辐射的多普勒频移问题,所以多普勒频移事实就算与光速不变假设有点矛盾也无所谓。这种想法是站不住脚的,光速不变假设直接与多普勒频移事实相矛盾,它本身就错了,怎能拿它的派生理论去掩盖它的错误和为它辩护?
加上先前已有许多杰出的挑战者从“同时性的相对性”以及“洛伦兹变换式的导出在数学上有问题”等方面全方位地指出了爱因斯坦的谬误之处,我们还有多少理由要坚持认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对的?
有人会说,爱因斯坦的理论也许不对,但它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讲地心说也有效用,但那不是我们必须固守它的理由,科学的历史无情表明,一旦认定一个理论为错,就要义无返顾地去寻找更好的替代理论,不能抱着实用或有效原则去为旧理论辩护。所有目光远大的人们,请你们勇敢地从爱因斯坦身边跨过去吧!
光辐射多普勒效应的相对论解释方案是爱因斯坦在他1905年的原始论文中给出的,在当时的理论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多普勒效应只有唯一一套经典解释方案,爱因斯坦苦心设计出相对论解释方案,他应该十分清楚经典方案中相对移动速度对多普勒效应意味着什么,他一定也会看到移动速度意义上的光速不变假设与多普勒效应的尖锐对立(不知当时受理稿件时讨论这一问题没有,总之爱因斯坦的原手稿没有存留,后来拍卖的是他几十年后的抄写稿),可一个在数学和物理上都存在问题(甚至根本站不住脚)的假说,爱因斯坦为什么还要冒险采纳呢?儿戏?投机?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不是故意,那至少表明爱因斯坦对待科学的态度极不严谨,对自己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把好第一关。有人为洛伦兹和彭加勒等人未能提出狭义相对论理论而惋惜,其实,这恰恰说明了这些科学家的严谨和伟大之处,他们走不出那荒唐的一步。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我总有一种感觉(恕我妄论),若说狭义相对论有错,爱因斯坦应该是最清楚它的软肋和它错在哪里的人,他最初也许真不知道自己论文有什么错误,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投稿,等他感觉不妙的时候,他发现问题闹大且十分棘手,他只有含糊其辞、顺水推舟地跟物理学和历史把这一玩笑开下去,爱因斯坦意识到狭义相对论不妥是真,但他意识到的是一些什么呢?旁人不得而知。
狭义相对论对物理学而言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其影响和份量远重于爱因斯坦的其它理论,可爱因斯坦自己却很少也不愿多谈它,并且兴趣很快从它移开,以爱因斯坦的聪明才智和旺盛精力,他是最有条件检讨狭义相对论的人,可他为什么就不能以对物理学负责的态度在别人早年的强烈反对中去多反思反思呢?他有那么多闲心和精力跟别人搞论争,为什么对相对论就不能多自斟一下?到底是心知肚明不愿自揭其短还是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他晚年说的许多话十分蹊跷并耐人寻味,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诚信其实是很令人怀疑的。
爱因斯坦一生的失败感是很浓的,他的那一套靠脱离实际的空想去构建物理理论的把戏也是注定要一败涂地的,此遗风在物理学中绝不可提倡!他徒有超越牛顿的强烈愿望但能力尤其是思维方式值得检讨,他一直觉得牛顿幸运,好象没留什么真理给他去发现,这是一种极不正确和健康的心理,可以肯定地说光量子中就有真理未被发现,可他思考了一生也不得其解,怎么能说没有他施展能力的地方呢?说白了还是要看看自己火候到了没有且方法是否对头,再说造物也不会随便把真谛吐露给他这种投机取巧的人。
年轻时期的爱因斯坦在思维方式上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在探索心理上他则带有浓重的机会主义和投机色彩,客观来讲他的物理基础知识远不能与他同时代的一流物理学家相比,他也不屑于实验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一个追光想象能代替得了多普勒频移实验事实吗?众所周知他近40岁时还作过修补广义相对论宇宙方程的荒唐事,他的严谨性和科学信誉都是值得怀疑的。爱因斯坦功过如何,历史自会给予他应得的评语。倒是他的追随者和盲从者们应该醒悟了!狭义相对论的注定失败也对那些只顾数学变换而不管物理思想和逻辑思维的人敲响了警钟!
我不知道爱因斯坦能拿什么与牛顿相比,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位“臆造”物理理论的大师,可惜这种“臆造”无法与伟大的科学创造相比,因为这其中包含有魔术的成分!我也一直不明白爱因斯坦为什么不拿他反对量子力学解释的那股热情去好好想想自己的相对论,也许他想过(包括对多普勒频移实验),可又没勇气认错,还想保住自己
“对牛顿力学作出了修正”的伟名,他真的不够格给五千年后的子孙写信!他的狭义相对论除了带来时空混乱并对人类的理解力进行挑衅外,并没有为我们认识物理世界提供任何本质性的新东西,因为他本人就从不愿意真正深入到物理世界的真实过程中去,而只热心于“理论制造”。有人可能会念念不忘质能关系、质速关系、光辐射的横向多普勒效应还有那些个将错就错的正电子预言什么的,并以此对相对论信之凿凿,似乎没相对论地球就不转了,情况真有那么严重吗?我看那不过是痴人说梦中居然还有几句听起来好象是真理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拿这些当宝贝。想想先贤托勒密地心学说的命运,相对论甚至根本不够格与地心说相比,它有什么抛弃不了的?物理学不相信眼泪,是清算相对论的时候了!
想到爱因斯坦对二十世纪物理学和那么多无辜者的愚弄我就心绪难平,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可以是投机、冒险和赌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他并不在意,美化麦克斯韦方程也不是目的,多普勒频移事实可以不顾,他最得意的无非就是修正和超越牛顿,他不惜借助一个虚妄的光速不变前提去搅乱时空特别是时间概念,置人类亿万年来的感觉常识和物理学根基于不顾,在强烈的反对力量渐渐消失后,荒唐的狭义相对论借助爱因斯坦的虚名开始流行,物理学从此染病不浅。现今学术界流行的浮躁、虚假、投机、拼凑和从数学符号堆中解宇宙方程的毛病不能说与爱因斯坦一点关系也没有。
人们对狭义相对论的怀疑可以说从未停止过,但大都是敢怒而无法无处言。更多的时候是追随者和盲从者们唱赞歌,学霸们在那里把持物理学话语权,只要是触及到爱因斯坦的敏感话题,不管多么有道理,一般都别想在正规学术刊物上发表。对物理学而言,也许适当的保守和慎重并没有坏处,尤其是对于一些五花八门的所谓新理论。但可悲的是,有些人根本就没有认真用脑思考过也没有一点怀疑和批判精神,就人云亦云地成为爱因斯坦理论的卫道士,从盲目的轻信到极端的保守,这些人对待科学上的理论根本就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以至安徒生的一曲童话在二十世纪物理学舞台隆重上演、盛况空前!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zjins@163.com
作者对未能在一些地方给出参考文献致歉。由于作者习惯不好加之敏感话题文献收集困难,有些东西只能说是凭记忆在写。无论如何,列好参考文献是我们许多初级探求者必修的一课,这方面的工作联议会吴会长做的特别好!)
|
|